繼2019年12月官宣成為中國女排官方贊助商之后,惠達又成為電影《奪冠》票務院線聯合營銷伙伴;2020年不但聯合女排姑娘們拍攝了品牌勵志宣傳片《致敬夢想,智凈世界》,9月成為2020年全國女排錦標賽獨家冠名商,11月成為2020-2021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惠達還與多名中國女排現役及退役球員多次連線,開啟了多樣的品牌營銷活動。
10月27日,一位身高1米92的90后姑娘走進了武漢青山區鋼城第四小學,引發起不小的轟動,孩子們高興地歡呼“冠軍來了”。
這位姑娘叫惠若琪,對,她就是你所知道的中國女排前隊長,贏得里約奧運冠軍的那位。她是一位90后大美女,更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排球猛將:16歲入選國家隊,20歲成為主力,22歲便擔任起中國女排隊長,2016年在里約奧運會上她作為中國女排隊長站上了奧運會女排冠軍領獎臺。雖然2018年因傷退役,但她依舊活躍在人們的視野,并發起了“惠若琪女排發展基金(簡稱“惠基金”)”積極從事公益事業。
女排奧運冠軍、惠基金發起人—惠若琪
惠若琪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惠基金“雛鷹運動會”。之所以選擇武漢,一是因為今年疫情給武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沖擊,二是因為年初惠基金曾經發起捐助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期間獲得了當地政府和不少企業的大力支持,惠若琪一直想找機到武漢來慰問當時的醫護人員。
她的身后站著一位堅定的公益支持者——一個叫“惠達衛浴”的綜合衛浴企業。這個企業對武漢同樣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年春節大年初二,它捐助給火神山醫院的價值上百萬相關產品設備快速穿越千里抵達武漢,協助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戰役“中國速度”。
惠達和惠若琪,就這樣聯系在一起。不單單是因為共有一個“惠”字,更因為惠字背后的內涵——一顆滾燙的公益之心,仁愛之心。
“天下大事 必作于細”
10月27日,武漢鋼城第四小學陽光燦爛,彩旗飄飄。陽光打在孩子們的臉上,笑容伴著幸福流進他們的心里。
在運動會開幕式上,來自青山區各中小學的學生們展示了武術、足球、籃球、排球、柔力球等特色體育項目,同時也舉行了惠達衛浴捐贈儀式,惠達衛浴武漢運營中心總經理南冬云代表公司總部向惠基金體育公益項目捐贈人民幣30萬元。
這是惠達和惠若琪的第三次連線,兩“惠”的合作正逐步深入進行中。
兩“惠”的結緣源于今年4月19日。這一天,惠若琪應邀在騰訊體育特別節目——《綻放-助威中國女排》中做客。中間,作為女排贊助商的惠達衛浴執行總裁殷慷應邀與惠若琪進行了一場視頻交談。
之后,兩“惠”的“感情”迅速升溫;8月16日,應惠達之邀,惠若琪空降至天津環渤海惠達旗艦店出席“乘風破浪惠姐來了”惠達衛浴38周年慶典活動,與消費者互動;9月,惠達再度攜手惠若琪與騰訊體育、騰訊公益、惠基金一起開講《一堂體育課》。兩度連線,兩“惠”迅速發現彼此對公益事業的共識,決定在惠基金方面攜手合作。他們首先決定聯袂走進武漢市青山區鋼城第四小學。
據惠若琪介紹,今年是惠基金籌辦運動會的第三年,雛鷹運動會是面向各地貧困小學開展的體育支教公益項目。往年運動會的舉辦都是在偏遠的西部地區,這一次在疫情后選擇落地武漢意義非凡,且選擇在武漢市工人子弟學校鋼城四小更具特別的代表性。惠基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一場不一樣的運動會,為我國的青少年體育發展事業貢獻能所能及的微薄力量。
談起發起惠基金的初衷,惠若琪說其實很偶然:“在一次錄節目、幫助山區孩子募集過冬的衣服時,我就與孩子們閑聊:有沒有上過體育課啊?有沒有參加過運動會?他們說沒有。當時我挺詫異的。體育改變了我很多,因此更相信體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階段也能幫助他們很多。”正是這樣一種簡單的信念和想法,促使她發起了“惠基金”,關心退役女排運動員,親身踐行體育支教,期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能帶動更多貧困鄉村孩子的體育教育,踐行“體育扶貧”。
對于此次規模的公益活動,惠達十分重視,派出品牌部負責人和武漢運營中心總經理南冬云到場鼎力支持。不但捐贈資金,還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組織、宣傳工作。
對于武漢,惠達并不陌生;對于公益,惠達更是踐行始終,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地方,積極投向公益事業。在武漢爆發疫情之初,惠達是捐贈產品抵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的第一家衛浴企業,同時援建了包括雷神山在內的全國47家醫院的相關設備。
由此可以看出惠達從事公益的風格:踐行理念,持之以恒;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它堅持“恩澤一地,惠達八方”的企業理念,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在推進風格上,一方面篤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積極參與援助重大的災情、工程,另一方面積極身體力行,而不是捐款了事。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有這樣一句話講的就是這樣道理:“大小多少……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細。”意思是指,“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解決困難,要在它還容易的時候,成就偉大要在它還細微的時候。天下間的難事一定是由容易的事情演變而成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處開始累積的。
“女排精神”是一分分拼出來的
放眼到幾十年來激蕩國人的“女排精神”,何嘗不是同樣的道理?
談論時,人們都以為中國女排的五連冠、十連冠是多么偉大,但在當事人眼中究竟是怎樣的呢?
2019年12月,在惠達衛浴與中國女排簽約儀式上,中國女排教練安家杰動情地說:“無論高峰低谷,女排精神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一分分拼出來的,一場場球打出來的。”
在電影《奪冠》中,我們看到80年代中國女排的拼搏是一個個動作、一個個深夜、一串串淚水累積出來的,20世紀初的再度振興是一個個隊員拼殺和傷病贏得的,21世10年代的重生也是郎平教練大膽改革、隊員們的精神煥發和精妙的現場指揮獲得的……
就像華為在全球廣告宣傳中展示的那雙“芭蕾腳”:榮耀的背后有多少的傷痕累累?
同樣,有哪個企業的成功是輕輕松松,一帆風順的?惠達衛浴在唐山一個窮鄉僻壤,從僅有28萬元、64名員工為起點,發展到現在譽滿國內外的知名衛浴企業,一路披荊斬棘,沒有這樣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如何能成為今天的頭部企業?
我們將時光撥回到1981年。這年11月,在日本大坂,中國女排經過五局苦戰,擊敗了長期“霸屏”的日本女排,奪得我們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啟了中國女排的黃金年代。女排精神開始在中華大地上激蕩。第二年11月,在唐山市豐南縣黃各莊鄉(現在已是豐南區黃各莊鎮)一個農村,一個39歲、名叫王惠文的大隊(行政村)會計建立了“黃各莊陶瓷廠”(惠達的前身)。
此后,接連獲得“五連冠”的現象級IP——女排精神成了這個男人創業的精神動力——“頑強拼搏、為國爭光”。憑著這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惠達從早期的七間小平房開始一路崛起,歷經38年,成為行業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
可以說,惠達和中國女排有著強烈的“共情”。惠達創始人王惠文對女排有著強烈的情結。這足以解釋為什么在兩者簽約合作的時候,已是76歲、基本不過問具體經營事務的王惠文董事長依然激情難遏,出席簽約儀式現場更道出當年與中國女排深厚的情結與淵源。兩者的身上都有著一個冠軍夢,一個報國夢。如今,這個夢依舊在繼續:2017年上市的惠達正開啟“全球衛浴,中國惠達”的新征程,而中國女排在教練、老隊員郎平的率領下,正迎來它的新世紀“重生”,精神昂揚,重回世界之巔。
這場遲來的“感情”一經邂逅,爆發的熾熱驚人:繼2019年12月官宣成為中國女排官方贊助商之后,惠達又成為電影《奪冠》票務院線聯合營銷伙伴;2020年不但聯合女排姑娘們拍攝的品牌勵志宣傳片《致敬夢想,智凈世界》,9月宣布成為2020年全國女排錦標賽獨家冠名商,11月宣布成為2020-2021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合作伙伴……其中,9月份開打的全國女排錦標賽因疫情原因,采用封閉、空場形式比賽,這意味著現場沒有觀眾,觀眾只能通過電視轉播,為支持排球運動發展,惠達毅然拿下了冠名權。
今年以來,惠達明顯強化了品牌的聲音,其中圍繞中國女排的品牌營銷更是全面出擊……
惠達還與多名中國女排現役及退役球員多次連線,開啟了多樣的品牌營銷活動。年初,惠達聯合女排姑娘們拍攝的品牌勵志宣傳片《致敬夢想,智凈世界》)在央視播出,4月,前隊長、名字中同樣有一個“惠”字的惠若琪也與惠達結緣。
沒有“超級英雄”
在二更視頻特別制作的視頻《陽光下的運動會》中,我留意到,惠若琪講述了一個故事:“在西部山區的某小學,我問一個孩子:你知道我是誰嗎?他說是冠軍;再問他冠軍是什么嗎?他回答說是贏了。”她接著說,“我來到這里是想告訴更多的孩子們,可能沒有那么宏大的展現;只要從你身邊做一些小事,堅持做,未來就會達到一個成功的狀態:其實就是不畏困難,能夠迎難而上,特別是能團結身邊所有的小伙伴。”
她談到這次疫情:“(在這場抗疫事業中,)沒有上天入地的超級英雄。是每一個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一起共同戰勝了這次疫情。”
她的思考看似平和,卻相當深刻。
對于做企業和做公益事業,何嘗不是如此?
捐一筆款容易,身體力行難;一時熱心容易,持之以恒難。但如惠若琪所說,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堅持做,團結做,就可以成功,達到冠軍的狀態,就可以戰勝疫情,可以成就偉大。
可見,女排精神距離你我并不遙遠,五連冠、十連冠并非遙不可及的夢想,關鍵是從當下開始,從身邊開始,從每一個細節開始。就像惠若琪的惠基金,像惠達的“恩澤一地,惠達八方”,像無數個像惠達那樣的企業、機構和個人涌向疫情重壓的武漢,參與其中,發出微光,才迎來所謂的英雄武漢、武漢奇跡,才迎來如今元氣滿滿的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