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禁令,一片哀鴻。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激活拒絕令,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一切產品,時間長達7年,禁令立即生效。作為全球第四大通訊運營商的中興,仿佛被掐住了命運的咽喉。
輿論壓力、騷動、創始人出山“救火”的消息層出不窮,事件引起了中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為中國制造敲響了警鐘:中國還有多少個行業,會因核心部件的制造缺失,而成為刀俎上的魚肉?在方興未艾的智能馬桶領域,主板芯片的產業格局又是如何的?我們“缺芯”嗎?
步入快車道的智能馬桶
智能馬桶在中國的誕生已有20余年,但在近3-4年才“成行成市”。
1995年,維衛金建國先生率先在國內開發出第一臺智能便蓋,其核心芯片選擇從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進口,這一現狀維持到現在。
另一家代表性企業是星星便潔寶。1998年,星星集團董事長及總裁葉仙玉到日本旅游,無意中體驗到日本的智能馬桶,堅信這一定會在中國普及,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星星便潔寶應運而生。那些年,中國智能馬桶尚未起步,要尋找合適的配件已屬不易,進口芯片自然成為第一選擇。時至今日,盡管主板由國內組裝生產,但是便潔寶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如芯片等采用國際進口。
在智能馬桶領域,所用到的集成芯片基本分為幾大類:電源芯片、單片機、功率器件、邏輯電路、通訊芯片等。單以微控制單元(MCU)來講,智能馬桶使用的規格也比較多。
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對品質的把控,給人以“出品精良”的固有印象,而國內起步較晚,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事實上,智能馬桶真正走進公眾視野,是在2015年的春天。
當年吳曉波《去日本買只馬桶蓋》一文,喚醒了中國群體對智能衛浴的關注,忽如一夜春風來,智能馬桶成為衛浴品牌必爭之地,為盡快攻城略地,各大衛浴品牌或并購合作,或共同開發,或委托專業廠家生產。
幸福來得太突然,一方面,沉淀多年的智能衛浴研究者終于揚眉吐氣;另一方面,由于普遍因缺乏產業鏈基礎和技術積累,在產業爆發式增長時措手不及,為追求質量穩定性,毅然選擇了進口核心芯片。
廠家:我為什么選擇進口芯片
在智能馬桶芯片市場中,日本和歐美位列第一梯隊,而韓國和臺灣屬于第二梯隊,大陸生產暫列第三梯隊。就跟家電行業一樣,目前核心芯片大部分源于進口。
為什么廠家普遍不選擇國產芯片?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品質與價格。
強強聯合歷來都是經營的準則,在智能衛浴廠家眼中,進口芯片更具有競爭力。
恒潔衛浴在智能馬桶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雙Q系列”智能馬桶在終端市場打造成為“明星單品”,其智能馬桶的主板芯片均來自歐美和日系。恒潔衛浴技術部負責人透露,之所以沒有選擇國內品牌,主要由于此前國內智能馬桶的市場不大,因此主板芯片沒有太多選擇,對質量穩定性也存在疑慮。
據維衛公司技術人員也透露,國內智能衛浴芯片的穩定性和性能仍有待提高,技術難關待突破。
目前,各大衛浴品牌更青睞于進口芯片,九牧衛浴、惠達衛浴、歐路莎衛浴、浪鯨衛浴、特潔爾衛浴、大慧衛浴、因科美等芯片均主要源于進口,浪鯨衛浴的主板芯片來自日本瑞薩、德國英飛凌,美國微星科技等;大慧智能馬桶選擇了美國芯片,因科美衛浴采用日本松下的控制芯片,看中的是日本智能衛浴電子技術走在世界前沿,樂家智能馬桶的電路板則來自寶島臺灣。
特潔爾衛浴技術負責人表示,進口芯片和國產芯片都有一定的市場,如特潔爾公司,英飛凌芯片,ST芯片,三星芯片,新唐芯片都有,主要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選型匹配。
進口芯片的優勢在于性能穩定,價格合理。
“現在單片機的價格已非常親民,就馬桶的整體成本而言,芯片僅占很小的比重,因此對價格的敏感度并不高。”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外芯片的普遍價格差異在10%-30%之間,價格差距并不大,不作為采購的核心考慮要素。
消費者:論芯片,我們依然青睞“進口”
讓人感到沮喪的是,進口芯片不僅得不到廠家的支持,也缺乏消費者的群眾基礎。
在供給側改革的當下,供給端總是為消費端服務。普通消費者對智能馬桶芯片的理解并不深刻,只是在刻板印象中,認為進口產品更有吸引力和質量保障。
“在價格相差不遠的情況下,我會選擇進口產品。”筆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都異口同聲地傾向于進口產品。選購智能馬桶的消費者,多為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追求的人群,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個群體寧可付出更高成本,也要選擇穩定性、舒適度更高的智能產品。摒除“崇洋媚外”的觀念作祟,“中國制造”由于各種現象導致品質不穩定,質量參差不齊,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中國制造的整體美譽度。
4月16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抽查了廣東省內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智能馬桶蓋產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7.5%。如此高的不合格率,難怪消費者心存疑慮。而面對中國制造的崛起,消費者需要更多進口配件的“信號”以提高購買信心。
國產芯片的急起直追
事實上,國產芯片公司也在奮力追趕。
作為資深智能衛浴技術人才,特潔爾公司許海虹見證了國產芯片的成長與發展。他回憶道,當年國產芯片還不是很成熟,芯片廠家如鳳毛麟角,基本是國外芯片一統天下,比較知名的像Microchip,Atmel,Motorola等。然而,芯片制程從90納米發展到現在的幾個納米,總線寬度也從8位發展到32位,國內的廠商也在逐年增多,在某些細分領域也站穩了腳跟,各項性能都有了飛速的超越,穩定性也得到大幅提高,市場應用從最初的玩具類市場,逐漸向家電市場、工控領域、電力供電等各個方向拓展,再也不是吳下阿蒙。
智能馬桶內部的核心元器件中,功率器件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電源芯片的替代方案更是層出不窮,單片機類也有不少替代選擇。
據了解,國產智能產業每年以80%的增長率在發展,相應的產業鏈技術也將取得突破,歐路莎、維衛、特潔爾等公司已積極與國內芯片廠家溝通接洽。
檢測機構資深專家指出,目前大部分智能馬桶的主板已實現國產化,配件也有相應的國標作為依據,中外差別并不大,其中標準的規范起到較大作用,以標準引領產業發展。
智能控制管路板才是核心
比起智能馬桶的芯片,專業人士更關注智能馬桶主控制系統。
喜爾康智能衛浴董事長吳錫山認為,智能控制管路板的自主研發生產,才是智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確實,業內較為出色的恒潔雙Q、九牧I7、G5等智能馬桶均選擇了自主開發智能控制系統,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文化需求,此外,由于中國的水質、水壓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自主研發的系統更符合國人的實際使用情況。
智能衛浴廠家智能控制管路板要做好,需具備兩大核心要素,包括設計與制造技術。
其中設計指的是工業系統設計和軟件開發,根據實際功能需求進行系統設計,實現產品“想怎么變化就怎么變化”。
其次是核心制造技術,需要世界一流的制造裝備,以及精密的生產工藝和質量管理體系作為支撐,以保證品質。
這些方面,中國衛浴企業正不遺余力地付諸努力。2012年喜爾康在韓國工程師的支持幫助下進行智能控制管路板的技術研發,經消化吸收,掌握技術要領,在2014年步入第二階段——自主研發階段,2018年開始創新階段。據吳錫山介紹,日本伊奈智能馬桶的人員參觀后,也對喜爾康電子制造部分表示認可。因擁有26年生產手機控制板的經驗,喜爾康的質量也保持穩定,主控板已經在國內生產8年,從未發生批量事故。
自主強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全球化產業鏈分工越來越明細的當下,產業發展越成熟,社會化分工愈明細,隨著中國體系進入廣泛的國際分工,芯片的生產過往多依賴于進口。
然而,智能馬桶芯片屬于民用品,雖有技術難度但并非不可攻克。日前,國家最高領導人就表示,“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在衛浴行業,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話語權,如何自主強國、彎道超車值得每一位衛浴人深思。
恒潔衛浴品牌總監何志淵分析,歐美日在芯片研發及制造上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規?;瘍瀯?,且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目前的社會化分工體系,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因此,要打破原有平衡,需我們國人付出更大的決心和努力。
中國芯片領域彎道超車存在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重新構建自有的生態系統,第二種是通過革命性的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如技術革新背景下的AI技術等。
當然,研發核心部件并非意味著閉關鎖國,中國衛浴需要跟優秀的國際同行交流合作,知己知彼,以開放的心態推動技術進步。因此,除了芯片以外,不少智能馬桶中的進水閥、電機、座圈加熱器等部件也從國際進口。
知恥而后勇,知不足而后進。
目前,智能馬桶市場方興未艾,而芯片技術仍亟待提升。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吸引更多技術力量與專業人才加入行業中,共同設計提升智能產品的質量和內涵,與國內外芯片廠商深度合作,積極開發更多專用集成電路,才能將智能衛浴打造成更具中國DNA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