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年初房地產行業一度遭遇“寒冬”,為實現穩經濟、穩就業的目的,各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復工復產的措施,在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優質地塊集中供應的刺激之下,土地市場迅速升溫,尤其是4月份國內疫情得到較好地控制之后,土地市場熱情高漲,高價地也是層出不窮。
在熱點城市調控政策收緊、調整供地結構的影響下,上半年不斷升溫的土地市場于下半年逐步降溫。進入三季度,在調控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多城市的供地和拍地節奏有所放緩,全國土地市場供應和成交規模呈周期性下滑趨勢。
10月流拍率創二季度以來新高
隨著8月以來行業融資監管環境的不斷收緊,土拍溢價率出現明顯下跌,10月份重點城市的流拍率也創下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CRIC數據顯示,2020年1月-10月份重點監測的92個熱點城市,流拍率最高的是2月份,主要受年初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整體停擺所致,隨后是1月,適逢傳統假期以及傳統成交淡季,流拍率僅次于2月最高峰。
年末流拍率或進一步走高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下半年在中央、地方多套政策“組合拳”的配合下,土地市場迎來了明顯的降溫。與此同時,重點城市的流拍率也再度走高。接下來,結合近期政策面動向來看,在11月中旬,銀保監會出臺新規禁止險資投資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和建設企業,進一步加強房企融資難度,房企拍地整體積極性也會進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年末又恰逢土地供應高峰期,雖然部分熱點城市加大了優質地塊入市力度,但條件普通、區位偏遠地塊仍是供應主力,同時為控溢價,優質地塊的競拍門檻也大多只升不降。在此影響下,流拍率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較高。
而隨著流拍率的進一步走高,以及供地任務的完成壓力下,地方在土地出讓條件上或有所放松,預計在年末和明年年初將迎來拿地的窗口期。對于現金流充裕的房企來說,可把握機會布局優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