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熟少妇喷浆视频_精品亚洲片_国产短视频在线观看_延禧宫略在线观看_欧美久久性_久久久综合激的五月天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行業熱點 > 秦占學:刻不容緩地激發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秦占學:刻不容緩地激發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來源: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    作者:佚名    人氣:970    發布時間:2020-08-14    

  衛浴頭條網訊早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初,秦占學會長就提出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將發生不可逆的巨大變化。2019年6月,在中美貿易戰升級時,秦會長提出構建“8”字形內外雙循環的供應鏈體系,當外界沒有壓力時,積極主動開拓運營國外市場,把供應鏈做成一個大的內外結合的循環模式;當外界有較大壓力,對我們經濟行為產生遏制時,就只走內部環路,形成自己的內部循環。

  今年4月1日,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后期,秦會長提出在建材與家居行業刻不容緩地開展“強力拉動內需、精準促進消費”相關活動,并由協會形成指導性文件向全行業發布,行業骨干企業積極響應,取得良好效果。今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擴大內需”提升為戰略基點,并明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今天,由協會家居建材市場委員會主辦,在杭州召開的第18屆全國典型市場經驗交流活動上,秦占學會長首次公開發表題為《刻不容緩地激發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的演講,全面而綜合地論述這一觀點,引起與會嘉賓的高度關注,反響強烈。


  秦占學會長該篇文章首次公開演講現場

  該篇文章全文如下:

  刻不容緩地激發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 秦占學

  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運行趨勢主要表現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嚴重衰退,再逐漸由負增長轉正的過程。整體看,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對全球經濟的負面沖擊超出預期,部分國家疫情控制進程仍較落后,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也較預期更為緩慢,全球生產和需求遭受全面沖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受住了考驗,主要經濟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受制于海外疫情形勢發展,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壓力,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巨大挑戰下,更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把目光聚焦到國內,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實施中央擴大內需戰略,刻不容緩地激發內需,維護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一

  境外疫情形勢持續惡化,中國經濟穩步復蘇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一些國家確診和死亡病例持續激增(見圖表1)。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北京時間8月2日下午15時左右,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1800萬例,達18026716例。累計死亡病例達688982例。這種呼吸道疾病在全球的蔓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場全球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危機,可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持續產生深刻影響。

  圖表1:截止2020-08-06,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國家TOP6與中國對比圖

  注:數據均來自各國官方通報和權威媒體報道,或存在一定延遲

  累計確診人數較多的國家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和墨西哥等國家,而我國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當前疫情相對穩定。

  從各國GDP方面來看,通過2019年世界各國GDP排名(見圖表2),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排前六名,中國早已從一個貧窮落后的“經濟弱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其影響力越來越強。

  圖表2:2019年全球GDP前十排名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我國GDP為4566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一季度為下降6.8%。上半年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國經濟運行先降后升、穩步復蘇;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現快速回升態勢。

  而上半年中美兩國的經濟情況正好相反,美國經濟一季度出現了0.3%的實際增長,在二季度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7月30日,美國宣布第二季度GDP下降32.9%,創歷史最大降幅;美國季度GDP增速是一個環比概念,折算下來美國二季度GDP的同比降幅約為9.6%,超過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的影響,僅次于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其他全球經濟排名前列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經濟大國的二季度GDP增速下降也明顯。

  展望2020年全年,美國經濟情況不容樂觀,而中國經濟卻很有可能實現正增長。“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與美國的GDP差距將大幅縮小,也由此引發了西方國家在各方面對中國進行打壓,我國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發展形勢。

  二

  我國加快發展內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大疫之后,必有大變。目前就全球而言,還在疫中就已大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我國圍追堵截,挑動西方世界與我國從經濟、制度、意識形態、軍事全方位對立。在經濟上發出“與中國脫鉤”的鼓噪,世界的產業鏈與供應鏈發生巨變。我國加快內需的發展極為必要也極為急迫。

  1

  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發展內需成為必然選擇

  近段時間,美國政府為了圍堵打壓中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諸如毫無事實根據的污名化、妖魔化中國,在涉港、涉疆等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毫無征兆情況下關閉我駐休斯頓總領事館等等行為,企圖把中國拖入新冷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甚至聲稱美國近半個世紀的對華接觸“已經失敗”,還呼吁西方國家一起組建陣營來對抗中國。由于趨同的政治目的或政治壓力,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均與美國結為“盟友”,想要堵死中國的發展之路,讓中國重新朝著全球產業鏈的最低端后退,國際產業鏈分工模式面臨調整,本土化、區域化可能成為新趨勢,發展內需成為當下的必然選擇。

  在這樣中美關系不斷惡化、國際局勢十分復雜的形勢下,需要我們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

  夯實經濟基礎,發展內需成為重中之重

  上面所述是外在的,發展內需對我國內在而講,更是非常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國經濟夯實基礎,更具有韌性,更不易擊垮。美國的經濟波動主要是由內部需求驅動的,美國的國內需求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其之所長期維持經濟霸主地位,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

  2019年,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9%,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7.8%,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6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費率高達80%—90%相比,我國消費的增長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說明內需特別是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進一步擴大消費、擴大內需,對于促進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對于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對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也表明消費將步入一個升級的通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居民收入和消費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抑制,居民的商品和服務消費出現了多年以來沒有的下降,但是線上消費和健康消費增長較快,新的消費產品和消費方式不斷涌現,消費增長的勢頭依然明顯。發展內需,不僅有助于居民消費的更快恢復,推動經濟穩定增長,更能夠滿足居民消費不斷升級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以來,中央政策層面多次強調發展內需的重要性,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政策的定調也是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這將有助于將消費潛力和投資需求潛力充分激發出來,不僅能夠在短期有效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更能夠為長期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

  我國發展內需的可能性及對應措施

  1

  我國人口紅利還在

  人口數量是決定內需規模大小的首要因素。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14億人口形成了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豐厚人才基礎。可以這樣分析,近14億人每人一年多消費1000元,至少就是1.4萬億元,能帶動GDP增長約1.4個百分點(以2019年中國GDP為基點)。龐大的人口基數賦予我國超大的市場規模優勢,使我國具有規模龐大、供求多元、創新活躍、拉動力強的內需市場。

  我國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據國家統計局內部測算,2017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經超過4億人,即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的,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這樣的家庭有購車、購房、閑暇旅游的能力,又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代表,趨向于保守溫和。這個階層是支撐我國消費增長的主要群體,又是引領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創新的主要力量。

  人口紅利代表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提升產品質量,都能夠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使我國的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其對應措施為:

  1) 擴大內需的各項助力政策

  擴大內需必須靠政策助力。今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就是要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釋放消費需求。

  疫情平穩后,各行各業復產復工,各地政府為了刺激消費,促進消費回穩,紛紛出臺消費券政策。5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初步統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190多億元的消費券。預計未來全國消費券發放總額將達500億元的規模,消費券作為促進國內消費恢復的短期政策工具,對擴大當地居民消費、促進市場活躍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中長期應轉為常規性的消費促進機制建設。

  同時,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各項新模式,比如鼓勵便利店、步行街、早市/夜市經濟、地攤經濟等的完善,探索2.5天周末等新形式。

  2) 推動股市穩步上漲

  股市上漲,也是拉動消費,進而拉動內需的一種手段,尤其是中國股民有1個億左右,大部分屬于中產階級,是我國消費的主力軍,股市上漲,能夠提振信心,推動股民的消費支出意愿,進而拉動消費。

  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動作頻頻,伴隨著3月1日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再融資新規落地、股票大宗交易政策放寬、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即將落地施行等等政策紅利,核心目的都是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以實際行動落實、推動證券市場穩步上漲。

  2

  我國各地域發展不均衡、不發達區域更易提高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見圖表3),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4萬,另有8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平均線1.57萬元,而甘肅、新疆、西藏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在萬元以下,對比可見,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體之間,使低收入群體居民收入翻番相對更容易,政府要及時發揮“看得見的手”作用,通過拉動不發達區域經濟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手段作為重要抓手以發展內需。

  圖表3: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做好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幫扶,激活潛力深厚的農村市場等手段,拉動消費需求。其對應措施為:

  1) 建立更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因此,未來首先要緊抓能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主要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各類重點區域,以及“一帶一路”相關區域,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由發達區域引領不發達區域,努力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

  2)扶貧攻堅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為突出的任務

  要推進鄉村振興,充分挖掘農村消費需求。要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強農村公路交通、網絡信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行農村危房改造,增加農村投資需求。打通消費品下鄉渠道,適應當代農民尤其是青年一代農村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開展“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專項活動,通過惠民補貼政策等激活農民消費潛力。

  3

  外國在我國市場中退出的空缺,也迎來又一機遇

  今年以來,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與蔓延,疊加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弱、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作為全球供應鏈上重要的一環,我國進出口遭遇的挑戰前所未有。尤其2019年以來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特朗普“迫使”美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以及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對我國發動的“新冷戰”,外資離開中國,外貿進入困難,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這對我國企業來說,既是危險,也是一大機遇與責任。在國際形勢急劇變化的當下,實現中國夢必須靠自己,中國企業才是中國夢的堅定擁躉,中國制造才是中國經濟的不彎脊梁。具體對應措施為:

  政策護航企業出口轉內銷

  6月,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多地政府也出臺系列措施,通過搭建內銷渠道和平臺,開拓線上銷售渠道、開展內銷相關培訓等多方面精準對接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以華為為龍頭的高新科技產業鏈為例,在國家越來越堅定明確的產業扶持下——借助所得稅免兩年減半三年、雄安低租金模式、科創板優先融資模式等優惠政策,中國高新科技產業鏈將迎來一個大發展的機遇期。并且,以往我們總是用高水平的產品跟發達國家搶奪國際市場,這條路會越走越難,但用高水平的產品滿足國內需求,對中國制造業來說是一條康莊大道。

  4

  疫情衍生的新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民宅在家,使得原本快節奏下被隱藏、被忽略的隱性需求凸顯,釋放出巨大的增量空間,進而衍生出多樣的新經濟。

  一是,各種與“宅”相關的文化與活動興起,“宅經濟”即是指一切不用出住所就可以產生的消費。同時,線上消費領域在疫情期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更催熱了生鮮電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娛樂等一批“宅經濟”業態。數據顯示,自疫情發生以來,生鮮電商、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等行業整體熱度環比增長100%以上,遠程辦公需求環比上漲600%以上。

  二是,隨著5G網絡的逐漸完善,網紅經濟隨之大火,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直播帶貨重塑了網購的“人貨場”,高效解決消費產業鏈供需痛點的同時,也成為傳統電商、內容平臺新的業績增長點;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達9610億,近萬億規模網紅經濟。為激發疫情衍生的新經濟,促進消費升級,其對應措施為:

  1) 新基建

  2020年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基建還被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5G基建的建設與應用拓展,對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5G建成后可實現多場景結合,如超高清流媒體(視頻、游戲、VR/AR等)、車聯網或自動駕駛、網聯無人機等,其商用將帶動1.8萬億元的移動數據流量消費、2萬億的信息服務消費和4.3萬億元的終端消費,能夠激發新的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2)培育新經濟核心競爭力

  各地政府通過配套政策支持,引導新經濟合理健康發展。如上海出臺了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成都發布了加快新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南京發布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計劃等。

  7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引導“宅經濟”合理發展。通過做好“宅經濟”規劃引領、建立“宅經濟”投入機制、培育“宅經濟”人才隊伍、完善“宅經濟”配套設施、發展“宅經濟”教育產業,共5大方面,鼓勵健康發展“宅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激活消費市場,培育我國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四

  激發建材家居行業內需的抓手

  當前我國的建材家居市場,在整個大建材、大家居產業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材家居消費所能帶動的上下游全鏈條消費容量可觀,并對推動經濟發展、支持城鄉建設、吸納勞動就業等各個關聯領域,發揮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發展內需具體到我國的建材家居行業,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約有4億人,占據著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位置,他們有著強烈的改善居住環境的欲望,發展家庭裝修可將這種欲望轉化為實際消費,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抓手。并且家庭裝修具有較長的產業鏈,可通過帶動室內設計、裝修施工、裝飾裝修材料、家具、家紡、家電、室內飾品、室內空氣凈化、室內水凈化等產業鏈的需求,促進物流、安裝、售后服務等供應鏈體系的完善與暢通。

  發展家庭裝修,還應聚焦于存量房產再裝修。隨著我國經濟與房地產業近2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已全面進入“存量房時代”。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城鎮住房存量約2.74億套,對應存量面積約261億平方米,存量巨大。我國第一批商品房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按10年~15年為一個住房翻新周期計算,目前市場上有大量老舊房屋已到翻新年限,伴隨而來的是大量重新裝修、翻新、局部調整需求。早在今年4月1日,我協會已面向行業發布《關于在建材與家居行業刻不容緩地開展“強力拉動內需、精準促進消費”相關活動的指導意見》,得到了全行業的積極響應。

  從供給側發展家裝,在我會的推動下啟動了設計師大賽、工匠大賽、短視頻大賽等活動,把美好的體驗帶給消費者;然而從需求側發展家裝,我會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稅收政策、發放裝修補貼和消費券等一系列刺激政策,鼓勵存量房(舊房)再裝修,拉動內需。我會建議其對應措施為:

  1) 降低公積金家裝貸款利率

  公積金家裝貸款利率的降低,可有效促進存量房(舊房)再裝修,減輕消費者裝修負擔,刺激家庭裝修消費水平提升,釋放受疫情影響被壓抑的裝修需求。

  2) 發放專項家裝補貼或“消費券”

  可通過財政專項家裝補貼,拉動電商平臺、實體家居建材賣場促銷優惠,進行三方聯合,打造“真金白銀”的優惠給予消費者,發揮線上線下聯動補貼的優勢,全面引領新需求,促進消費升級。

  3) 鼓勵存量房(舊房)交易,適當減免交易稅費。

  可由有關政府部門制定減免存量房(舊房)交易各項稅款和交易費用的政策,降低交易成本,鼓勵舊房買賣,從而拉動家庭裝修的需求,促進家裝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各項消費,為消費升級創造條件。

  4) 政策上保持股市增長預期

  中等收入群體大多進入了證券市場,股市穩定增長預期,據調研,可極大激發吃、住、行的消費,而家庭裝修成為重要選擇。

  未來,我會將繼續踐行“引領行業發展、協同治理社會、精準服務企業”的協會宗旨,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大力激發我國家庭裝修市場需求,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佚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梧州市| 保定市| 百色市| 定日县| 扬中市| 明水县| 庆云县| 惠东县| 临夏县| 柳河县| 海原县| 韶山市| 高邮市| 和田县| 连城县| 凤山市| 洪泽县| 定安县| 鹿泉市| 台山市| 高雄县| 衡水市| 张家口市| 邵东县| 咸宁市| 恩施市| 凭祥市| 张家界市| 永州市| 金山区| 罗平县| 金乡县| 潜江市| 禄劝| 临安市| 巫山县| 手游| 新干县| 新宁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