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獨立觀察,不一樣的聲音*
最近,圍繞著今年上海展,是如期舉辦,還是取消或延期,爭論頗多。眾多的企業、協會、媒體或主動或被動涉及其中,上海展成了流量擔當,也成了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煞是熱鬧。
我本身也喜歡熱鬧,但大部分的時候,更愿意做一個普通的吃瓜群眾,或者是做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思考者,因為我堅信,不涉及利益的獨立思考,可能更接近公正,更真實,當然,也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在寫下下面這些文字之前,我想說,衛浴獨立觀察,不取悅任何人,也無意傷害任何人,但是不怕得罪任何人,我只管陳述事實、記錄真相。
昨天下午,中潔網李天燕、衛浴頭條網李作奇、佛山衛浴協會劉文貴、心海伽藍張愛民走進中潔直播間,歷時近100分鐘,就上海展“展or不展,參or不參”展開了探討,我看了一下,有4萬多人次瀏覽。
近100分鐘的直播內容,我認真看了一遍,總結了一下幾位嘉賓觀點,摘要記錄如下:
李天燕:有幸請到大家來到中潔直播間,關于上海展這個話題,最近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在國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到底要不要繼續舉辦?主辦方能不能傾聽企業心聲取消這次展會?不人道的霸王條款、展會如何保障安全和人氣等都應該給大家一個交代。
張愛民:我們參加上海展十幾年了,上海展讓我們在品牌形象、渠道招商等方面的確有很大提升,但是目前這個情況,我們今年不打算參展了,不管錢能不能退、以后讓不讓我們展,我們今年決定不參加了。
張愛民同時表達了對主辦方服務態度的不滿。
劉文貴:這件事一開始我沒有關注,是3月16日李炳新秘書長打電話跟我溝通,說中山大家今年都不去了,17號他們就發函了,后面水口也跟進了,我在佛山產區也做了關于參展的調查,然后我再聯系潮州、廈門等產區商量,后來廈門徐海明說這個事劉秘你來牽頭統籌,我們就開始和主辦方交涉,但是交涉結果不理想,我就開始聯系大家,發動投票。
劉文貴對主辦方的強硬態度極度不滿,表示幾大協會商量要另起爐灶搞一個自己的展會。
李作奇:我認為協會是一個社會組織,牽扯到這種事里面不太妥當。上海展是一個商業活動,要不要取消應該由市場決定,另外,據我了解有些企業是打算如期參展的,也正在做準備,70%的企業不想參展,如果取消了,那些30%想參加的怎么辦?
在這里,我個人不對以上四人觀點做任何評價,因為,每個人在代表自己立場的時候、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都是對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參展企業、協會、行業媒體、主辦方角色立場,捋捋道理,答案并不難找出。
參展企業:
1、疫情之下,復工晚,復工難(人員返崗率低),好不容易復工了,又沒有幾張訂單,特別是外貿出口型企業,這種情形之下,企業面臨很多事情要做,活命都成問題,你還叫我參展?
活命還是參展?這個問題很簡單。
2、屆時疫情是否完全控制住了?你防疫措施做好了嗎?如果有員工或客戶感染了怎么辦?人命重要還是展會重要?
人命當然比展會更重要。
3、展會人氣能保證嗎?參展投入那么大,到時沒幾個人觀展,得不償失,還要勞民傷財,太折騰。
綜合來看,不想參加今年上海展的企業,理由不外乎以上三點,應該來說,除了第二點防疫方面的問題稍顯牽強(目前國內疫情行將結束且國內防控經驗豐富),其余兩點才是企業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企業真正的困難所在。
客觀來說,自顧尚且不暇,沒有心思也沒有心情參展,要求取消展會甚至要求退錢,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雙方的合同如何履行,這涉及違約法律問題,需要雙方協商。
協會:
如果僅僅是應會員企業要求,與主辦方交涉,正式發函或電話溝通,或組織談判,當然沒有問題,也是積極的。
但是,持續的口誅筆伐,在各種行業群、朋友圈措辭激烈的對主辦方進行譴責,真的合適嗎?
我跟劉文貴交流過,我支持雙方協商談判,不贊同過激行為,他顯得很無奈,一再強調主辦方態度強勢不好溝通,不少會員企業找到協會,協會不得已才出頭。
出頭可以,但是需要好的方式方法。
協會是社會組織,并不能像政府部門一樣發號施令,對會員如此,對外亦然。
但這一次,我看到的是文革時期一般的大字報,口誅筆伐的批斗,赤裸裸的逼宮,兵臨城下的威脅……老實說,稍微急躁了一些,吃相不太好看。
解決問題還是制造問題,這是一個問題。
媒體:
我看了衛浴新聞、衛浴之聲z劉文貴、華夏陶瓷網、衛浴頭條網的相關報道,還有昨天的中潔直播,很明顯,媒體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并不一致,說明行業對這件事,還沒有達成共識,業內尚且爭論不休,如何一致對外?
媒體可以介入協調,但是不能預設立場,更不能煽風點火,要尊重當事雙方意見,要尊重事實。
主辦方:
上海廚衛展,亞洲最大的廚衛展,已連續舉辦了24屆,號稱衛廚行業奧斯卡、晴雨表、風向標…在這件事之前,獲贊譽無數。
我相信,對于2020年第25屆廚衛展,主辦方應該早就開始了相關籌備工作,只不過因為疫情原因,徒生變故,但是,能怪主辦方嗎?理性地說,不能。
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要求取消或者延期舉辦,我們可以理解。
主辦方從自身利益出發,在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的前提條件下,不同意取消展會,我們一樣應該給予理解。
我可以選擇如期舉辦,你可以選擇不參加,大家都是自由的,沒有誰能強迫誰。
張愛民講的就很好,相信代表了很多參展企業心聲。
畢竟,這是一場商業活動,當事雙方涉及客觀現實問題,也涉及契約問題。
當事雙方協商一致才是解決分歧的最好辦法。
這么多年,上海廚衛展與衛浴行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融為一體,雙方彼此成就。雖然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的表現、傳播方式和招商手段日趨多元化,但是大型的、知名的實體展會營銷,依然是重要渠道之一。
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實不該出現如此劍拔弩張之局面。
至此,這件事基本捋清,參展企業的關切,主辦方應給予回應,主辦方的工作,也應該得到尊重,雙方都沒錯,錯的是處理問題的方法,錯的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疫情終究會結束,而疫情照妖鏡下的眾生態,會長時間留在大家的腦海中,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與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