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70年滄桑巨變,70載砥礪前行,如今安居樂業、國富民。70年衛浴行業蒸蒸日上,一代一代衛浴人,懷揣愛國心潛心耕耘。祖國70年華誕,特此衛浴70件大事,向祖國母親獻禮,向拼搏的衛浴人致敬。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衛浴人。
1、
第一個衛生陶瓷廠
1950年5月,新中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個現代建筑衛生陶瓷廠——沈陽陶瓷廠開始建設,1952年8月正式建成投產。
2、
第一個陶瓷科研機構
1954年3月,北京建材工業綜合研究所成立,從事建筑衛生陶瓷技術研究,開啟了新中國陶瓷科技事業新局面。
3、
第一家出口企業
1956年,唐山陶瓷廠成立,前身為始建于1914年的啟新瓷廠。
4、
第一個行業標準
1965年,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發布《衛生陶瓷包裝》(JC 75-65)。2008年6月1日,強制性國家標準《建筑衛生陶瓷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 21252-2007開始實施。2007年,國家標準委批復了坐便器、水嘴等產品水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2010年,坐便器和水嘴兩類產品的國家水效標準正式發布。
5、
整體裝配式衛生間出現
1974年,溫州玻璃鋼建材廠研制出了第一套玻璃鋼整體浴室,并制訂了第一版的國家標準,當時稱為“盒子式整體衛生間”。1997年,湖南長沙遠大從日本引進了全套的SMC模壓生產設備,開始為住宅領域生產整體衛浴。但整體衛浴價格昂貴,銷售不樂觀。
6、
第一個部級、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1978年,由陜西省第一建筑設計院五室完成的72米高溫隧道窯獲全國建材科技大會成果獎。
1985年,由國家建材局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完成的洗面器立式澆注成型新工藝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7、
第一個臺式洗面器
1979年,唐山建筑陶瓷廠首次研制成功衛生陶瓷臺式洗面器,用于新建的上海賓館。
8、
第一套連體坐便器
1983年,唐山市建筑陶瓷廠研制成功高檔衛生潔具“旋渦虹吸式”連體坐便器,填補了國內空白,是我國衛生陶瓷產品升級換代的里程碑。1995年,連體坐便器在國內得到大面積推廣和普及。
9、
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1984年,美標率先進入中國。隨后TOTO、科勒等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
10、
第一臺國產節水座便器
1986年,唐山市建筑陶瓷廠在國內首次研制成功自動沖水小便器及雙水量節水便器,可節省用水30%~50%,填補了國內空白。
11、
彩色馬桶出現
1988年,佛陶集團“鉆石牌”彩色馬桶和連體馬桶推出市場,供不應求,替代中美合資“上海太平洋”,隨后帝王潔具用亞克力作為馬桶材料,將彩色衛浴做得更加豐富多彩。
12、
快開龍頭取代螺旋式水龍頭
1990年,快開水龍頭逐步取代螺旋式水龍頭,快開水龍頭具有快開、節水、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以減少水資源浪費。90年代初期,廣西平南桂花牌水龍頭是當時第一品牌。
13、
引進進口設備生產線
1985年,湖南建筑陶瓷廠引進德國瑞德哈姆公司的燃煤氣隧道窯。1990年,佛山彩洲衛生陶瓷有限公司從意大利引進國內第一條衛生陶瓷燒成輥道窯。
14、
國家最高領導人批示馬桶漏水問題
在原國家建材局和建設部呈送的“關于目前我國衛生潔具漏水原因和解決辦法的報告”上,時任總書記江主席批示:“我確實關心這個問題,我們衛星、導彈、原子彈能搞出來,我相信抽水馬桶絕對能搞好,只要齊心協力,重視它,堅持不懈,一定能成功。”
15、
亞克力浴缸投放市場
1992年,海斯集團在倪鳳桐的領導下引進了第一條美國亞克力生產線。亞克力浴缸異軍突起,成為當時追崇的浴缸材質,并成為主流產品。
16、
衛生陶瓷產量、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
1993年,中國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產量雙雙躍居世界首位,成為世界建筑衛生陶瓷生產大國。2006年,中國衛生陶瓷出口量上升為世界第一,成為世界建筑衛生陶瓷出口貿易大國。
17、
陶瓷閥芯取代橡膠閥芯
1991年起,浙江溫州鴻升、福建南安申鷺達、廣東珠海名實等企業相繼研發成功陶瓷閥芯,將水龍頭的閥芯工藝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開啟陶瓷閥芯新時代,并在市場上一炮打響,進而帶動了南安衛浴產業的發展。
18、
淋浴房引入中國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的企業為中國從歐洲帶來第一套淋浴房。中國第一波淋浴房企業理想、加楓、旭輝等相繼成立,后來陸續成長起來的還有:福瑞、海洋、康利達、玫瑰島、沃爾曼等等。由佛山、中山、蕭山、平湖共同組成了中國淋浴房產業的主要版圖,形成了“三山一湖”中國淋浴房產地格局。
19、
國產智能馬桶蓋出現
1995年,浙江維衛電子潔具有限公司生產出型號為DZ62-Ⅱ的智能蓋板。同年,洗之朗(前身西陶)也推出智能馬桶蓋。
20、
南安四大衛浴家族迅速崛起
1990年2月,九牧在福建南安正式創立,開始角逐五金市場。2000年開始,以九牧、中宇、輝煌、申鷺達為核心的南安水暖衛浴四大家族迅速崛起,成為南安衛浴產業的龍頭大哥。
21、
箭牌衛浴(樂華集團)的誕生
1992年,由霍興、潘達潮、簡永合伙的上華潔具廠成立,成為佛山乃至中國最早的衛生陶瓷生產企業之一,奠定佛山陶瓷潔具的核心地位。1996年開始陸續分家,霍興分別在1997年成立樂華潔具集團、1997年成立箭牌衛浴、1999年成立高明法恩潔具、2002年成立高明安華衛浴。而簡永也在1998年收購德國高士COSY在江門的生產基地,1999年推出金牌衛浴GOLD,在2001年創辦澳斯曼衛浴,堅持創新精神創造世界名牌。
22、
浴室柜逐漸成為衛生間“主角”
1995,玻璃盆開始進入市場。繆斯品牌玻璃盆在天津展會引起行業關注,從此浴室柜品類逐漸成為衛生間的“主角”。2001年開始,浴室柜行業開始作為浴室細分領域異軍突起,英皇和尚高衛浴做玻璃盆,而后尚高轉型做浴室柜,英皇專注于休閑衛浴。隨后的十年,浴室柜行業蓬勃發展,誕生了一批以心海伽藍、高第、富蘭克、安納奇、席瑪、歐風等的品牌企業。
23、
衛浴品牌企業上市
1999年9月23日,“四維瓷業”(600145)在上海證交所成功發行,成為第一家專業衛浴制造上市公司。之后,惠達衛浴、帝王潔具、海鷗衛浴、瑞爾特、松霖科技等企業先后成功上市。而中宇、航標則分別在德國和香港上市。其中,2017年帝王潔具成功重組歐神諾陶瓷,并更名為帝歐家居;廈門朗爵廚衛有限公司成功重組中宇衛浴。
24、
中國加入WTO后的關稅調整
1999年11月15日,中國與美國簽訂了關于中國加入WTO后中美之間關于建筑衛生陶瓷關稅稅率的議定。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中美關于建筑衛生陶瓷的關稅從1999年的45%,下降到2008年的20%。
25、
節水型潔具獲得大力推廣
1999年修訂的衛生陶瓷國家標準中將一般虹吸式、坐落式坐便器用水量降到不大于9升/次,并首次提出“節水型坐便器每次沖洗用水量不大于6升/次”。2000年4月1日,開始對節水型衛生陶瓷實行定點生產管理。2011年7月1日起節水新國標開始實施。2015年12月1日,《節水型衛生潔具》規定,凡是不符合節水標準的便器、水嘴等產品均不得進入流通市場銷售。
26、
代理制渠道模式規模化
2005年;箭牌、九牧的全國渠道率先從建材批發市場里走了出來,變為零售網點或專賣店的形式,在全國全面鋪開,搶占了渠道先機。
27、
恒溫龍頭取得技術突破
2006,舒麗瑪公司成功實現了從普通陶瓷密封龍頭提升到恒溫衡壓龍頭的突破。2008年,申鷺達生產的中國首個數控恒溫水龍頭在上海展正式露面。2009年,優化升級后的恒溫龍頭采用新型環保材料而且應用了雙保險技術,在中國市場很快得以普及使用。
28、
明星代言在衛浴行業興起
2006年起,明星代言成為衛浴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惠達簽約孫儷、九牧攜手鄧婕、恒潔攜手濮存昕、輝煌攜手陳魯豫、東鵬攜手申雪、趙宏博、劉濤、箭牌攜手郎朗、華藝攜手陸毅、金牌攜手田亮……
明星的代言還推動了衛浴行業更為消費者熟悉。而恒潔衛浴邀請濮存昕代言則是行業內普遍公認的成功典型,濮存昕的正面形象和知名度大幅提升了恒潔的品牌定位,也促進了恒潔的品質提升和穩定。
29、
衛浴企業出國參展
2008年3月11日,惠達、歌納等十多家中國衛浴企業集體亮相意大利米蘭國際衛浴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衛浴的新形象。而浪鯨、歐路莎、華藝、希恩、海洋、日豐、心海珈藍等企業也先后到德國法蘭克福衛浴展等國際性展會參展。
30、
衛浴品牌搶灘電商渠道
2007年起,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衛浴企業的渠道營銷發生了新的變化,電子商務渠道開始崛起,網絡營銷成為終端營銷的突破點。在許多傳統衛浴企業仍在觀望的時候,九牧、恒潔、箭牌、心海伽藍等企業也緊跟時代潮流,先后通過開設官方淘寶店等多種方式率先啟動電商化戰略。其中,九牧從2010年到2018年將“雙十一”的銷售額,一次次刷出新高,連續8年蟬聯建材衛浴類銷售冠軍,由500萬元提升至5.3億元,笑傲群雄。
31、
龍頭衛浴企業紛紛布局大家居
2007年12月,國內衛浴龍頭企業箭牌衛浴挺進瓷磚行業,開啟大家居發展戰略,先后涉足櫥柜、衣柜、廚衛龍頭、花灑、家裝管道等品類,九牧通過衛浴、櫥柜、衣柜、陽臺、陶瓷、全屋水系統等領域,推行全球泛家居定制戰略全面革新布局。惠達集團的產品領域,延伸為衛浴、瓷磚、櫥柜、衣柜、木門等領域,打造國際家居綜合衛浴品牌。此外,“帝王潔具”變更為“帝歐家居”,從傳統的陶瓷衛浴企業開始向綜合型家居企業轉型。
32、
衛浴企業擴產布局改變行業版圖
2009年起,個別衛浴企業出于生產成本或銷售市場的考慮,通過擴張生產線或新建企業總部等形式,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2009年8月8日,中國西部水暖衛浴制造基地在重慶榮昌縣工業園正式啟動。2010年7月,著名廚具生產企業蘇泊爾集團投建衛生陶瓷項目落戶遼寧法庫。2017年12月,東鵬、惠達等衛浴企業落戶重慶榮昌投建智能家居工業園。2017年8月1日,恒潔衛浴宣布擬斥資40億元在佛山三水打造集團總部基地,將潮州、深圳的智能衛浴生產基地及研發基地搬遷至三水,項目將涵蓋智能衛浴生產、智能衛浴設備、高端研發及總部運營等板塊。
33、
淘汰落后生產線
2010年12月7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求,其中包括淘汰年產20萬件以下低檔衛浴生產線。2013年12月2日,工信部公布《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準入標準》。
34、
習總書記對“廁所革命”作重要指示
2013年,第6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11月19日定為“世界廁所日”。廁所革命是聯合國首先提出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也高度重視、十分關心。2015年4月和7月,他對“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在國內考察調研時指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
35、
水龍頭“鉛事件”
2013年7月14日,上海電視臺報道水龍頭“鉛超標”和“鋼門”事件,爆光9個知名的國內外品牌龍頭浸泡水鉛含量超過了國家推薦標準(鉛含量不得超過5微克/升)。隨后,央視新聞欄目進行了追蹤報道。12月,央視二套播出的《是真的嗎》欄目公布了14款產品的16種重金屬析出量進行檢測的結果,對此事做出了公正的報道,引發了行業標準之爭。
36、
衛浴反傾銷事件
2009年起,世界各國對華采取反傾銷事件不斷。2013年4月,歐亞經濟委員會部長級理事會通過決議,對自中國進口的鐵胎搪瓷浴缸征收51.87%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2013年6月,歐盟決定針對中國衛浴出口企業征收36.1%的反傾銷稅。2013年7月,繼阿根廷反傾銷事件之后,巴西也針對中國衛浴陶瓷產品做出了反傾銷裁決。
37、
水龍頭新國標正式實施
2014年12月1日,水龍頭新國標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正式施行,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水龍頭國標”。
38、
“馬桶蓋事件”引發熱議
2015年初,吳曉波一篇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把智能馬桶一下子推到了風口浪尖,數位業界大佬發表意見。隨后央視曝光日本部分熱銷馬桶蓋為中國制造,國內市場也早有同類型產品銷售。頓時輿論嘩然,中日“馬桶蓋事件”又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后來此次熱點事件納入兩會討論議題。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還特別回應“出國買馬桶蓋”事件,鼓勵中國企業產業升級,生產出老百姓放心購買的智能馬桶(蓋)及產品。在事件繼續發酵的同時,國內知名品牌企業順勢而為,催生了智能馬桶新國標的制訂,加大力度推進國產智能馬桶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2017年2月23日,全國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攻堅計劃在浙江臺州啟動。
39、
全衛定制開啟新藍海
2015年,衛浴行業迎來了搶占市場行業風口的個性化產品——定制衛浴。隨著定制衛浴的熱度逐漸增加,“全衛定制”獲得了更多知名企業的追棒,九牧、箭牌、帝王、東鵬、心海伽藍、玫瑰島、歐派衛浴等企業先后涉足全衛定制,在品牌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深入發展,在衛浴行業內開啟了另一片藍海。
40、
環保風暴席卷全國
2016年6月,浙江杭州G20峰會期間,杭州及周邊衛浴企業大面積停產開始,蕭山的浴室柜企業由原來的近千家到只有100來家。廣東、福建、浙江、河南等多個產區衛浴企業因環保不達標被停產整改。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要按行業逐步固定污染源全覆蓋,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無排污證的衛浴企業將不能從事生產。
41、
其它行業知名企業進軍衛浴行業
2013年11月3日,聯塑集團宣布全資收購益高。不久,日豐集團也宣布進軍衛浴行業。2016年起,以太陽能熱水器起家的四季沐歌和海爾、榮事達等家電企業先后進入衛浴行業,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巨頭、家電賣場也紛紛引進智能衛浴項目。而碧桂園、萬科等房地產巨頭也以大手筆投入進軍衛浴行業。
42、
《水效標識管理辦法》等標準正式實施
2018年3月1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質檢總局聯合組織制定的《水效標識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18年8月1日,《坐便器水效標識實施規則》和《坐便器水效標識實施規則》正式施行。
43、
裝配式衛浴迎來發展良機
2015年以來,精裝修、裝配式建筑規劃和政策密集出臺,自2016年起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進展。規劃中決定,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國家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和推廣,也帶動了裝配式衛浴的發展。2018年,多家衛浴企業不約而同開啟整裝戰略,惠達衛浴、海鷗、東鵬、英皇等多家企業先后發布裝配式衛浴戰略。
44、
衛浴品牌企業打假維權
2010年起,國家通過保護知識產權等手段不斷整頓規范市場。為了維護中國衛浴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浙江省溫州市、臺州等衛浴產區對無證無照、貼牌偽劣衛浴非法加工經營點開展聯合執法。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升級,中國衛浴的“四大天王”和“八大金剛”等知名企業紛紛采取行動,掀起“打假維權風暴”,引起整個行業高度關注。
45、
《淋浴房玻璃》新標準引起熱議
2018年6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了GB/T 36266-2018《淋浴房玻璃》國家標準,并于2019年7月1日起實施。但是該項新標準在佛山、中山等淋浴房產區引起熱議,很多淋浴房生產企業指出標準存在與實際生產銷售過程相悖的地方,并質疑該標準制定過程不科學,認為外行企業制定的標準不能很好地適應淋浴房行業的發展,希望能修訂出更貼近行業發展趨勢和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標準。其中,新標準與歐洲標準卻存在矛盾,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出口企業的生產秩序。《佛山日報》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46、
美國對中國衛浴產品加征關稅
2018年9月17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5745項商品自9月24日起加征10%關稅,并原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將加征關稅上調至25%。在這份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清單中,共有40余項瓷磚產品以及近10項衛生潔具入列。受此關稅調整及對浴室柜反傾銷的影響,安納奇、富蘭克等部分衛浴企業先后到越南投建工廠。
47、
央視兩次報道南安產區
2014年2月17日,央視對福建南安輝煌水暖集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進行了曝光。一段時長3分鐘的記者暗訪視頻流出,作為南安四大衛浴品牌之一的輝煌被推到了輿論的浪尖。受此影響中宇、申鷺達等南安產區品牌相繼出現銀行收儲,資金鏈斷裂,導致不少企業處于破產或停業。
2019年4月8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曝光衛浴行業水龍頭亂象。記者走訪發現這種銷量極好的低價水龍頭量產于福建南安。水龍頭采用的是塑料殼體,內里填充著鐵砂。不僅如此,這些水龍頭不僅沒有專業批文,連基本的產品合格證和質檢證書也是偽造的。消息一出,引起行業極高關注。
48、
產區專業賣場搭建商貿新平臺
2002年10月18日,位于廣東佛山的中國陶瓷城正式開業,成為一座集建筑陶瓷、衛生陶瓷、休閑衛浴、五金水件等衛生間內配套等產品的綜合性高級場館和衛浴出口平臺, 并每年舉辦兩屆陶博會,開啟了中外陶瓷衛浴貿易的新紀元。2004年,位于福建南安的中國水暖城首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廣東的中國(水口)衛浴博覽城、亞洲廚衛城、中部衛浴城等家居建材專業賣場先后建成,有力拉動了當地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
49、
媒體助推衛浴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行業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和推廣。2001年,中潔網在廈門創立。
2007年4月《陶瓷資訊》成立,并從2007年起連續舉辦了九屆中國衛浴高峰論壇。《衛浴新聞》、《衛浴空間》、《衛浴頭條》、《陶衛網》、《中華衛浴網》、《衛浴網》、《衛浴報》等行業媒體對中國的衛浴行業進行了報道。
50、
衛浴專業展會助力企業招商
1995年,首屆上海廚衛展亮相上海灘,之后的每屆展會云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海廚衛展成為國內廚衛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是中國廚衛產品內銷與外貿的渠道,在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1998年,號稱“亞洲建材第一展”的廣州建博會正式起航,搭建引領泛家居潮流的商貿合作平臺。2013年至今,佛山市衛浴潔具行業協會每年組團參展,為衛浴行業打造展會第二個平臺。而廣東開平水口和福建南安等地的水暖衛浴展會每年也吸引了不少品牌企業參展。
51、
西班牙樂家衛浴收購鷹牌衛浴
2006年8月,西班牙樂家集團收購鷹牌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鷹牌衛浴全部資產,鷹牌衛浴變身鷹衛浴。
52、
多家衛企入圍“建材下鄉”試點單位
2009年初,在工信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建材下鄉”試點得到了眾多建材生產、流通、物流等相關產業鏈企業的積極響應。在“首批建材下鄉推進工作試點單位”名單中,惠達陶瓷集團、箭牌衛浴、安華陶瓷潔具、法恩莎衛浴、九牧衛浴、輝煌水暖、中宇衛浴、申鷺達衛浴等企業榜上有名。
53、
衛浴行業“煤改氣”政策出臺
2013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了企業環境污染相關的條例,要求各地區環保部門對于當地的環境污染進行主動性的公開,該規定在九月份開始強制實施。不少衛浴產區都開展了具體的行動。衛浴企業是能耗企業,如何減少環境污染、推廣節能,一直是企業和政府努力的方向。從煤到天然氣,盡管“煤改氣”政策將使企業面臨生產成本的增加,多數企業仍然表示將依據政府指示開展工作,將這場環保行動進行到底。
54、
佛山開展陶瓷衛浴企業職業衛生整治
2013年5月開始,佛山對陶瓷衛浴潔具企業開展職業衛生專項整治行動,持續到11月底結束。此舉旨在提高陶衛企業的生產環境安全,保障和提高生產企業員工的生產環境,減少陶衛行業職業病發病率。高危粉塵、化學毒物、高溫、強噪聲的生產環境,使得職業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55、
衛浴及周邊行業出現“漲價潮”
2016年年中開始,衛浴行業所需的木材、玻璃、鋁材、不銹鋼、油漆、包裝等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衛浴及周邊行業如電鍍、鑄鐵等均出現漲價潮,其中電鍍單價上漲幅度達到20%,創2014年6月以來電鍍費用的較大漲幅,加上9月21日出臺的最嚴運輸新規,導致生產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斷上升,受此影響,福建、四川、浙江、廣東等地的衛浴企業逐漸開始對衛浴產品發出“漲價函”。內容基本都是:由于原材料黃銅、不銹鋼及其他輔助材料和包裝、運費等價格迅速猛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漲,影響了正常的運作。公司決定:從2016年12月某日起上調產品價格,在原供貨價的基礎上一律上調10%。
56、
國家精減機構,國家建材局撤消
2001年,我國對工業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在撤銷國家建材局的同時,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進行了重組。重組后的協會承擔著協助政府對行業進行管理;
2007年,經民政部批準,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正式更名為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成為全國建材行業制造、工程、流通、科研、教育等領域較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社團組織。
57、
國家鼓勵地方一業多會
2013年,佛山市衛浴潔具行業協會成立。2016年,中國建材市場協會衛浴分會成立。各產區衛浴協會相繼成立。
58、
衛浴配件的興起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開始建設了水暖器材。如中國水暖廠是1956年由幾十家私營小廠在北京經過公私合營成立的,主要生產衛生潔具五金配件和水暖閥門等,中字牌商標的水暖衛浴五金產品曾享譽全國半個世紀之久。20世紀50~80年代,北京是我國衛浴配件的主要生產基地。北京以及全國大部地區的配件產品主要由北京市水暖器材一、二、三、四廠生產。同期還有廣州水暖器材廠、上海風雷水暖廠等一批水暖產品生產企業,形成了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主要產區。1995年后,北京由于調整產業結構的原因,以水暖一廠的生產廠家逐漸被江浙、福建、廣東等地的后起之秀所取代。
59、
環保風暴致蕭山487家衛浴企業被關停
201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出臺《杭州市蕭山區工業“ 低、小、散” 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意見》,全區衛浴企業數量將通過優化重組,控制在150家以下。
蕭山區衛浴企業數量眾多,大部分集中在瓜瀝鎮和益農鎮,有各類衛浴加工企業484家。在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浙江期間,蕭山數百家衛浴企業被查期間,蕭山區成立區衛浴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制定出臺了《蕭山區衛浴行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按照“關停取締一批、淘汰關停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強化監管一批”的要求,對轄區內的衛浴行業進行專項整治。截至11月5日,全區526家衛浴企業中已通過驗收(復核)的企業28家,通過資料初審待進一步整改復審的企業10家,另有1家俄羅斯獨資企業申請驗收,其他企業一律實施關停。
60、
外國企業到中國投建衛浴工廠
1984年到1995年,美標公司在中國先后成立了公司總部和4家獨資或合資工廠。
1994年,TOTO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14年11月25日, 東陶(福建)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產。TOTO目前已經投建了8家生產工廠。
1995年,漢斯格雅進入中國市場,2000年首家在中國的工廠投產。
1995年,科勒建立佛山獨資廠,面積達6萬平方米,年生產超過一百萬件。目前在中國已經擁有11座工廠,分布于北京、上海、佛山、珠海、中山、南昌、常熟等地。
2006年8月,西班牙樂家集團設立新樂衛浴(佛山)有限公司全資整體收購鷹衛浴。2016年10月,樂家在蘇州建立的新淋浴房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如今,ROCA在中國已投資自建工廠10家。
2017年9月27日,德國衛浴企業德立菲(即杜拉維特)最大海外工廠在重慶建成投產。
61、
唐山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1955年,作為建廠時間最早的我國第一家生產衛生陶瓷的唐山陶瓷廠開始接受鐵道部專用衛生潔具的訂貨,成為全國鐵路、輪船、艦艇提供專用衛生潔具的唯一廠家。唐山陶瓷廠1962年研制成功6201大套高檔衛生潔具,這是全國第一家自行設計生產高檔成套衛生潔具,供各高級賓館使用。1972年研制成功大套衛生間配套產品,成為中國第一件打入國際市場的衛生陶瓷配套產品。1978年,恰是唐山經歷大地震之后,百廢待興之時,改革開放不僅為震后唐山經濟社會發展重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唐山衛生陶瓷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動力。1982年,惠達衛浴創辦伊始,便收獲了成功。1995年起,唐山國有陶瓷企業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民營衛生陶瓷企業,惠達、意中陶、夢牌、華麗、北方瓷都等民營衛生陶瓷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目前,唐山產區擁有規模以上衛生陶瓷企業40余家,其中重點大中型企業近10家。
62、
佛山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1973年,廣東佛山石灣陶一社其正式邁入衛生潔具生產行業,成為中國最早的衛生陶瓷生產企業之一。1983年,其率先全線引進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西德衛生潔具生產線,并正式更名為石灣建華陶瓷廠,標志著企業全面向現代化衛生陶瓷的生產跨越,開創了國內衛生陶瓷現代化生產的先河;1996年,企業合并成立廣東佛陶集團鉆石陶瓷有限公司;佛陶集團另外兩家衛浴品牌分別是賽納和佛山彩洲。借助佛山建筑陶瓷行業的迅猛發展,加上靠近廣州和廣交會的區域優勢,佛山的休閑衛浴等衛浴產品很快打開了市場,整個產業鏈快速發展起來。
63、
溫州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浙江溫州衛浴行業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1975年,管氏家族鴻升集團的前身——瑞安市金屬鑄造廠成立。1978年,管茂智研發成功了第一只銅質水龍頭,使企業成為國內最早生產水龍頭的廠家之一。當時正值計劃經濟時代,水龍頭產品供不應求,為溫州衛浴產業的擴張引發燎原之勢,推動溫州的衛浴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經過40多年的發展,溫州衛浴行業有了長足進步,已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生產發展成為如今的公司化、集團化大規模生產經營格局,擁有企業過千家,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國內為輔。2010年以來,溫州產區全力推進五金衛浴行業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以溫州鴻升集團、海霸潔具、科欣實業、土豆衛浴等企業為例,近幾年先后投入近億元對傳統工藝、流程進行改造,引進智能化、自動化及機器人等設備進行技改和轉型升級。
64、
廈門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1989年,臺灣仕霖集團在福建廈門成立了建霖衛浴公司。1990年,路達工業也開始進軍廈門,起初從事貿易生意。臺灣彰化鹿港是臺灣的水龍頭加工密集地,擁有上千家水暖五金生產企業,路達便把鹿港生產的閥門、水龍頭等賣到大陸來,而后,看到大陸衛浴市場的廣闊,路達便從貿易商轉作生產商。在臺商來廈門之前,廈門在衛浴行業的發展是空白的,等到臺商把技術帶進來以后,市場就發展起來了,慢慢地培養出一批人才,臺企的骨干再出來辦廠,通過這種“細胞分裂”的方式,廈門衛浴行業完成了健全產業鏈的整個進程。臺企的成功也帶動了本土企業的發展,與廈門緊鄰的南安產區形成極強的互補性。廈門主攻外銷,南安主攻內銷;廈門走代工之路,南安經營品牌。2016年,廈門市政府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衛浴產業發展。
65、
江門開平鶴山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1958年,廣東開平水口鎮的水口機械廠是一家國營工廠,選擇其中一個車間主要生產水龍頭產品。1962年,這個車間從機械廠分離出來,改名為金屬制品社,并在1965年設立開平縣二輕金屬制品廠,成為開平衛浴產業的一個發源地。
1982年起,以一批離職員工為主的創業者相繼辦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水暖衛浴設備廠。1992年開始,當地衛浴產業集聚的企業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如華藝、喬頓、彩洲、迪麗奇等,也吸引不少外資企業過來合資,以合資或者獨資形式開廠,出口的地區主要就是以港澳、東南亞、中東為主。2000年,開平水口的衛浴產業進入快速發展壯大的階段,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實現了從單一的水龍頭衛浴配件生產向整體衛浴、智能衛浴領域擴展。目前,水口鎮作為中國三大水暖衛浴生產基地之一,開平衛浴產業鏈的企業有2000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華藝、金牌、澳斯曼、希恩、朝陽、迪麗奇、勝發、彩洲、偉強、雄業、偉祥、固比德、粵輕、頂尖、雄業等企業持續發展。與開平水口一路之隔的鶴山址山鎮的衛浴產業也發展的如火如荼。
66、
成都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四川成都衛浴產區的形成有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得益于成都家具產業配套的幫帶;二是成都原來有近200家做玻璃盆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在玻璃盆不被消費者接受時,轉做浴室柜;三是一些在成都做品牌代理批發的公司看到成都的優勢開始進入到浴室柜的生產企業當中。目前,成都產區擁有衛浴企業600家左右,90%以上是浴室柜企業,大部分企業屬于中小型規模,產品以性價比見長,過去重生產而輕營銷,普遍宣傳不多,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從企業數量、年產值、從業人數及規模上看,已成為全國三大浴室柜產區之一。其中,帝王潔具、夢特麗爾、金頓、席瑪等產區代表性企業,在品牌發展,產品布局、營銷理念等方面具有較先進的發展模式。
67、
潮州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廣東潮州衛浴產業起步階段主要以家庭作坊、小作坊生產為主,對于這個新興行業,沒有多少人了解也沒有多少人關注。直到1992年潮安縣科陶衛浴的快速發展才讓不少潮州人看到了商機,紛紛融資籌辦衛生陶瓷企業,出現了井噴式發展。20多年的高速發展換來了潮州衛生陶瓷輝煌的成績,目前潮州擁有1000多家衛生陶瓷生產企業,生產陶瓷潔具為主,產量占全國半壁江山,產品出口世界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形成全國重要的衛生陶瓷生產基地。
68、
臺州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浙江臺州產區以生產休閑衛浴和衛浴配件為主,包括玉環產區以水龍頭、軟管、閥門、銅件、浴室柜、沐浴房、下水器為主。
1995年,維衛成功研發了智能馬桶蓋,2015年,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媒體的推波助瀾,加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臺州確立了以智能馬桶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目前,臺州產區有近40家智能馬桶整機工廠,是我國最為集中的智能馬桶產區。
69、
長葛產區的緣起與發展
1974年,河南省長葛市第一家衛生陶瓷廠建成投產,由此開創了長葛市生產衛生潔具的歷史。在禹城等周邊建筑陶瓷的帶動下,長葛以浴室柜為主的衛浴企業以高性價比迅速占領各地市場,主要以批發為主,現在年產近2000萬套。邁上了產業發展提升的快車道。目前,長葛擁有陶瓷衛浴生產企業97家、生產線百余條、從業工人6萬名,年產各類衛生潔具超5000萬件,占全國總量的30%以上,8家企業的產品出口到韓國、俄羅斯、埃及、中東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中原最大的衛浴產區。
70、
衛浴產區聯動及衛浴產業調查
2016年起,中國建材市場協會衛浴分會先后組織了中國衛浴主產區聯動、中國衛浴產業調查等多項活動,先后走訪聯動佛山、廈門、南安、潮州、溫州、臺州、開平、中山、鶴山、成都、蕭山、長葛等十幾個主要衛浴產區,參觀考察過百家知名企業。舉辦產區互動交流、收集整理產業數據,參與的企業負責人有600多人,涵蓋了整個衛浴產業鏈,促進了衛浴產區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及行業的良性發展。